ANIMATION AND ART SCHOOL 动画艺术学院

Home 首页

实践教学(旧版)

吉林动画学院省级动画教学实训中心自评报告


一、中心概况  

    吉林动画学院动画教学实训中心2006年依托学院“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而建设,是学院艺术科类动画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平台,是我校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的校内实验教学基地,是学校直属教学单位,学科特色显著。该中心2011年被评为吉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心现有实验用房6098㎡,建设有教学工作室、模拟实训工作室和产业实践工作室三大类共36个实验室,设备总值约1931万元。中心每届承担动画专业二维、三维动画方向800余名学生的实践教学任务,开出各类实验项目达48余万人学时,本科教学具有“实践性强、专业门类广、学生人数多、受益面大”的显著特点。

    近5年来,通过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省级现代动画技术高等学校工程中心建设、省级动漫游“学研产”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单位建设以及动漫学产对接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中心在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学产对接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形成显著特色。主要表现在:

   (一)实践教学改革方面:为强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融合,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制定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教学实训+模拟创作实训+产业项目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设置“产业实践项目”、“产业模拟项目”和“教学模拟实训项目”三类实训实践项目来驱动实践课程教学,使学生在不同的模块和工作室中对动画电影项目、动画系列片项目、实验艺术短片、动漫衍生品设计制作等项目进行不同层次的专业学习和实践,围绕建设中的真实问题,以实践应用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创新能力强、艺术素养高、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教学平台建设方面: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培养为导向,建设开放式训练工作室,建设了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实践性强的创新训练系列项目。

   (三)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通过“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机制建设,建设了由具备资深行业经验的专家、导演和学科带头人领衔的“一专多能”的师资队伍。动画教学实训中心教学团队评为2014年度院级优秀教学团队。

   (四)成果与辐射方面:2011年-2014年,承担教学研究项目共计1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0项,省级项目5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改项目3项,实验课程教材《动画场景设计》获得2011年省级一等奖。

    中心经过多年建设,在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本科生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对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艺术学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起着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学校支持政策和举措

   (一)提升实践教学的地位

    学校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列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切实执行本科教学为教师第一职责,学校对实验室工作的定位为:“实验室是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隶属或依托学校管理,从事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实验的教学或科研实体。”学校成立了以动画艺术学院院长为负责人的实验中心建设和管理领导小组,确保动画教学实训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能够做到实践教学资源统筹调配,运行顺畅,2011年特别建立了实验室全面开放政策,实验室开放运行良好。

   (二)保证实训中心教学工作室建设和项目建设经费的落实

    学校通过“立项管理”和“专款专用“制度,保证了动画教学实训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工作室建设的经费及时足额到位;通过资金整合与严格的审批程序,保证了投资效益的提高。2012年-2014年,学校向动画教学实训中心拨款230余万元,用于仪器设备维护和购买实验器材。支持系列实验教材建设与出版、实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实践和技能培训。

   (三)狠抓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的提高

    学校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方案,出台了师资选拔、培养、引进与使用的办法,包括“师资选拔标准”、“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实施方案”、“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的规定”、“实训中心教师培训工作办法”和“关于青年教师导师制指导实施方案”等文件,鼓励教师承担实验教学任务,规定青年教师3年内至少到行业企业实践半年至一年,并以此作为晋升专业职务的必备条件;经过正式审批程序将具有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企业背景的教师认定为“双师型”教师。在晋级、加薪等方面予以倾斜,以造就一支观念新、素质高、专业能力出众”的实践教师队伍,确保实验教学中心可持续发展。

   (四)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激励机制

    学校建立了严格的教学规章制度和实验室工作规程和严密的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教学工作细则”、“课程考核管理办法”、“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暂行办法”、“实验室档案及信息管理规定”、“动画教学实训中心工作室、实训室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文件,将实践教学管理与实验室管理由行政管理向目标管理转化,使实践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学校出台了“教学成果奖励实施办法”、“实验技术成果奖评选办法”等文件,对实践教学工作给与鼓励和倾斜。

   (五)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实践教学

    中心实验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能够有机融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施顺畅。集中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21.1%,同时将中心开发的“三层次”实践课程全部落实到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同等对待,保证每学期的集中实践教学课程能够顺畅开设。

三、条件与环境 

    学校近期对中心实验室进行了装修改造,实验室布局更加合理,实验教学条件和环境更加完善,实验室使用面积由2011年的4600㎡增加到6098㎡,各类实验教学设备从1160台(件)增加到1532台(件),实验教学设备的固定资产总值从1700万元增加到1931万元。

    中心实验教学设施设备先进,运行良好,可以充分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2011年以来购置或更新了二维无纸动画工作室、三维短电影工作室、虚拟实验及实验室开发共享平台、高清数字摄像机和非线性编辑系统、创新与创业体验平台等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和软件系统,实验教学完好率达到95%。

    实验室环境管理方面,中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达到了省级实验教学中心的基本要求。

    1、所有实验室都配备有专用地线和防雷电装置。所有的计算机都连接到局域网络,一部分可通过光纤接入Internet;

    2、所有安装计算机实验教学设备的实验室,除安装有硬件多媒体设备以外,还安装有多媒体监考系统,可对教学过程实时监控;

    3、中心教学管理、设备管理和运行管理等工作,都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和智能化管理;

    4、所有实验室的电源容量余度、通风和照明条件良好,符合实验室的设计标准;所有实验室的电布局安全、规范、无污染或有害物质、无三废和放射物质,符合国家安全环保标准。

    5、中心实行安全目标责任制,每个实验室都确定一名安全责任人,具体负责改实验室的消防、安全防范等工作,中心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了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定期接受学校有关部门的严格监督、培训和检查考核。中心重视对师生的安全教育,每个学期初,实验室教师都按规定向学生介绍实验室的安全条例和安全试验的知识,有效地保证了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四、实践队伍

    中心建成了一支理论和实践融通、学产对接、多专业协作的高水平实验教学团队,包括校内实验教学指导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及实验管理人员。其中实验教学指导教师53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为6人,占11%,中级职称为10人,占18%,专职试验技术与管理人员3人。90%以上的指导教师具有多年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工作经历,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强。其中20多人拥有工艺美术师、3DMAX培训教师、3DMAYA培训教师、ADOBE中国认证设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被学校认定为“双师型”教师。

    同时,中心先后聘请了20多名来自校外相关行业一线的专家、导演作为专职教师,使得中心的实践教学具有和行业“零距离”接触的特点。这些专家拥有的丰富实践经验与校内实践指导教师相互协作,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11年以来,中心先后外派10多人次进行专业进修、专业软件技能培训,以及到行业企业实践,通过培训和行业实践,是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有了较大提升。

    中心实践教学队伍教学能力强、科研能力较好、实践教学水平高,并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中心建立以来,教师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10部,主持和参加省部级以上课题2项。尤其是完成了教育部《考试中心考务工作系列宣传片》、吉林省教育厅《教育公益系列宣传片》等项目的策划与制作,这些项目获得国家教育部与省教育厅的高度赞扬。在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方面,完成《长春市双阳区林业局防火公益宣传项目 》、国家级科研项目-《内击沉管压灌桩工法动画项目》为吉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实训中心对于国家号召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积极,完成201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4项,其中国家级11项(包括一项优秀项目),省级3项(包括两项优秀项目)。完成201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1项,其中国家级9项(包括三项优秀项目),省级2项(包括一项优秀项目)。

    2013年至2014年,动画教学实训中心获得院级优秀教学团队荣誉称号。

五、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利用

    (一)中心网络试验教学资源建设

    中心建有专门的网络开放教学管理和网络虚拟试验系统。网络带宽基本满足学院日常上网和教学需要,其中23个工作室、12个实训室已经建立了网络链接,各工作室(实训室)联网,资源共享,并且提供渲染平台和存储平台,保障资料的快速流通和资源共享,并且保证资源的安全性。另外可以利用学院的电子阅览室和学术报告厅,校园网可以实现校内网络资源共享,能够满足本中心网络教学的需要,可供学生上网查询、搜集资料等。实践课教学环节中,学生可以与老师在网上进行交流,实训辅导、答疑和讨论、相关实训文件下载、成绩查询和进行远程教学效果评价等双向互动教学活动。  

    网络化的实践教学不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学习机会,而且对规范各种实践教学文件、提高实践教学课件的制作质量等,也起到非常积极和有效的促进作用。  

    (二)实践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及应用

    动画教学实训中心的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很好的得到落实与推广,学生可以利用产业的资源进行创作。目前,所有项目文件均利用网络进行提交与保存。在项目创作中,使用飞鸽和飞秋等内网通讯工具进行交流。学生可以申请工作室的加班时间,统一填写实验室、实习场所开放情况记录本。目前,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完善,创作的项目使用产业渲染平台进行渲染,并且能够将项目文件在平台进行存储,确保了文件资源的统一管理与安全性。利用网络化进行实践教学与产业项目创作。由禹硕公司自主研发的网络项目管理软件也在产业工作室投入使用。中心专属网站建设顺利,能够给广大师生进行成果作品展示与技术交流。

六、实践教学及效果

(一)实践教学改革

    中心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案列教学、项目驱动下的“做中学”等,将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理论+实践课、独立设置实践课和集中实践环节)贯穿落实到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中。

    1、建成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教学实训+模拟创作实训+产业项目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了“三类型”的实践教学方法,有效培养了学生专业核心应用能力。

    2、中心依托动漫学产对接实践教学平台,将上述各个模块综合实践课程建设成集成化、协作式的横向综合实践课程、培养了学生跨专业沟通能力、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配合实验课程体系建设,设计开发了动画专业系列实验教材共10部,并全部出版。

(二)实验教学效果

    通过开设实验课程、承担科研项目、开展竞赛、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切实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提升了教师的实验教学改革水平。

    1、学生实践成果丰富

    近3年,动画教学实训中心承担了动画专业一千八百余名学生的教学实践任务,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教学兴趣与能力。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能够独立完成项目内容,并且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创作的知识。实践课的开出率达到100%,每学期实践课程均能够在59门左右,保证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原创3D动画电影《青蛙王国》、原创三维动画短片《棋战》、《土壤》、《钟馗》、《卖火柴的小女孩》、《脊椎.科普系列-腰间盘突出》、《僵尸大战植物》、《拆》、《乌龟总动员》、《宝宝的秘密》、二维动画短片NEXT、TAXI、《繁星与兔子》、《游往星空的鱼》、《猫和老鼠谁将被埋葬》、定格动画短片《柏树山上的风》等,其中《青蛙王国》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和第二届中国动漫奖,《猫和老鼠谁将被埋葬》获2011中国动画学会“美猴奖”最佳学院动画短片大奖;俄罗斯“苏兹达尔”2012电影节特别奖;2012年第十四届日本广岛国际动画节“最佳影片”大奖;2013年荷兰动画电影节展映奖第二届“迪生杯”动画大赛Too Boom最佳技术推荐奖等,《柏树山上的风》获第四届中国国际漫画节-2011(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原创动画大赛-三维动画短片类铜奖;第二届大学生绿色游戏动漫设计大赛动画类二等奖等。NEXT获吉林省微电影大赛二等奖及重点扶持项目;第二十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十四届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入围奖 ;第七届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二维动画组银奖等,《拆》获得第二十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目前,实训中心正在进行三维动画短电影《功夫青蛙》、二维动画系列片《摇滚青蛙》、BAGALA、《宇宙海盗》、《赏金蛙》等项目的制作。

   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家号召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完成201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4项,其中国家级11项(包括一项优秀项目),省级3项(包括二项优秀项目)。完成201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1项,其中国家级9项(包括三项优秀项目),省级2项(包括一项优秀项目)。

    2、加强了学生创业就业能力

    由于在中心参加了各类不同项目的实践制作,学生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大为提升,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动画专业近三年与社会企业的签约率保持在90%以上,对动动漫游相关行业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教研成果较好

    中心建立以来,中心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项目,累计共完成出版实验教材10部,其中武立杰编著的《动画场景设计》一书,获得了2011年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中心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了上百项实践项目,其中包括动画短片、动画短电影、动画系列片、纪录片、栏目包装片、前期美术设计等,其中众多项目获得国家以及国际奖项。

 

七、建设成效与示范辐射作用

    中心建设成效显著,对校内游戏、设计、广告、传媒等7个分院以及国内外部分高校、相关行业企业、社区产生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一)整合实验室实验教学资源,大大提高了资源建设和利用效益
    实验室、设备、资源库等实验教育教学资源实行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全校共享,避免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大大提高了资源建设和利用效益。
   (二)带动了校内其它学科专业集群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09年教学工作室成立后,推动作用明显,学院其它分院如数字媒体艺术、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广告等专业相继效仿,先后成立了专业教学实训室。
    通过集中实训环节实践课程、多模块工作室协作创新性综合实验项目等形式,培养社会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为国内外高校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随着中心被评为吉林省级教学实训中心,2011年以来,国内外高校和行业企业前来考察参观的人数不断增加。通过各学院之间的交流,对其他院校,也产生一定的影响。近两年,国内有些院校在将要设置动画专业之前,都到我院动画专业进行实地考察,希望能够借鉴一些经验,对高校有很好的辐射作用。促进了中心与外校、行业企业的实践经验交流和理念分享,充分展示了我校动画教学实训中心的实验教学建设和改革成果,扩大了我校动画教学实训中心在全国的影响。通过每两年学院组织国际动漫论坛,也使本团队的教学改革和师生成果推向国际。

八、特色 

    中心在不断改革和建设中,已取得明显成效,极大的推进了我校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并形成了三方面的特色。

   (一)专业教学实训室进行实训教学活动,不同于一般理工等专业实验教学,是按照动画公司的项目流程和技术要求开展模拟项目开展的实训教学活动,更加贴近市场,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动画专业课程和工作室实践教学进行整体规划,形成了“专业模块化“的教学模式。

   (二)组建了一支具有理论知识较高、动手能力强、产业实践经验丰富、素质优良、创业思维活跃、具有开拓精神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实训中心教师一部分来自产业第一线,有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同时通过学院的教师培训成功进行教师转型。同一般院校缺少有产业实践经验的教师相比,本中心的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具鲜明特色。

   (三)拥有禹硕公司的产业项目实训平台,设置在校园内,便于合作,便于技术交流,便于及时沟通,使合作更加紧密。

九、存在不足及改进措施

    中心经过数年的建设,虽然取得较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努力和改进。

   (一)需要进一步加强艺术类实验室(工作室)建设和艺术类实验教学方面的理论研究
    相对理工、文科实验室和实验教学,艺术类实验室(工作室)和实验教学是新生事物,既需要向传统学科学习和借鉴,也需要结合艺术类动画专业的特点,探索出动画专业实验室(工作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的规范和标准。另一方面,不同高校应该有不同的特色,应在统一规范和标准基础上,建设不同特色的实验室(工作室),开展富有特色的实验教学。作为省级动画教学实训中心(建设单位),将进一步加强动画专业实验室(工作室)的建设标准与规范理论研究,为相关教育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同时进一步探索实验室(工作室)和实验教学的特色,为相关高校提供经验借鉴。

   (二)需要进一步发挥中心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动画教学实训中心的基本建设目标是为人才培养服务,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提供条件和环境。因此,中心将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加强建设,充分发挥中心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硬件方面,进一步美化实验室(工作室)环境,更新和完善实验教学设备,满足现代化实验教学的需要。同时,在软件方面进一步加强实验课程建设,开发网上虚拟实验,增加创新性综合实验项目;加强实验教材和实验教学资源库建设,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好的素材;继续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机制,提倡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规范实验室管理,增强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手段,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实验利用率。
   (三)需要进一步引进高水平教师投入实验教学
    高水平教师投入实验教学是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中心不仅是培养人才的教学基地,同时也应该成为教学研究和改革创新基地。学校需要进一步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和提供条件,使高水平教师愿意投入实验教学,使学生在高水平教师指导下,获得更好的实验效果。
   (四)需要进一步加大示范辐射作用
    动画教学实训中心建设的目标之一是为高校实验教学提供示范经验,带动高校同类实验室(工作室)的建设和发展。中心作为省级动画教学实训中心建设单位,应该进一步通过多种途径,在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学研产合作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进一步扩大受益面。
   (五)教师教科研能力有待加强
    中心教师近些年发表各类论文级别普遍偏低、学术影响力较弱且学术范围略窄。另外,教师所担任的科研立项也偏少,还没有成功申请部级和国家级项目。这些是教师科研能力的主要体现,与国内一流高校差距较为明显。